汉奸石平被制裁仍毫无悔意,日方要求中国“立刻撤回制裁”。 2025年9月8日

百日依山尽 2025-09-09 14:23:51

汉奸石平被制裁仍毫无悔意,日方要求中国“立刻撤回制裁”。 2025年9月8日,中国外交部一纸公告让中日关系再度成为焦点。针对日本参议员石平长期在散布敏感信息,中方依据《反外国制裁法》对其采取冻结财产、禁止交易合作、限制入境等三项反制措施。 这份制裁令发布不到24小时,日本外务省便通过外交渠道向中方提出“撤回要求”,东京政商界甚至酝酿向世贸组织提起申诉。这场外交交锋背后,藏着一段令人唏嘘的背叛者轨迹。 石平的人生转折始于1988年。这位北大哲学系毕业的高材生以公派留学生身份赴日深造,却在神户大学完成博士学业后选择滞留不归。2007年入籍日本时,他特意将中文名与日本名“北埜阳”交替使用,这种身份撕裂在2025年达到顶点。 当选参议员后,他既以“石平太郎”名义发表反华言论,又保留着“石平”的社交媒体账号。这种矛盾在靖国神社参拜事件中暴露无遗:202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纪念日,他身着正装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神社,却在三天后以“北埜阳”名义在《产经新闻》撰文,要求日本政府对批评天皇的中国网友施压。 日本政界对石平的利用堪称精妙。维新会将其推上参议员选举舞台,看中的正是他“比日本人更反华”的极端言论。2025年4月,石平牵头提出的《钓鱼岛主权决议案》将这种利用推向高潮。该案不仅宣称钓鱼岛“归属日本无可争议”,更要求日本政府在岛礁部署自卫队。 东京智库“东亚战略研究所”披露,维新会高层曾明确指示石平:“需要更尖锐的涉华提案来吸引右翼选民。”这种政治操弄在2025年7月选举中显现成效,石平虽以比例代表末位当选,但其选区得票数较上届增长37%,背后是日本右翼团体“奋起日本”投入的2.3亿日元竞选资金。 中方制裁的精准性体现在对石平经济命脉的打击。据日本财务省贸易数据,石平家族在华持有三处不动产,包括上海浦东新区一套公寓和成都春熙路两间商铺,总估值超1.2亿元人民币。其妻名下的北京咨询公司,长期为日企提供涉华市场调研服务,2024年营业额达4800万元。 制裁令发布后,中国工商银行已冻结相关账户,万科集团终止了商铺租赁合同,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紧急叫停与该公司的合作项目。这种连锁反应让石平在东京政坛陷入孤立,自民党干事长茂木敏充在9月9日记者会上刻意保持距离:“这是个人行为,与执政党无关。” 此时中方制裁被视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东京大学教授高原明生分析:“右翼需要石平这类人物转移核污水排海、经济衰退等矛盾焦点,但又不愿为其承担实质代价。”这种矛盾在世贸组织申诉计划中暴露无遗,日本政府私下承认,中方措施完全符合《反外国制裁法》程序,申诉胜算不足三成。 历史总是充满讽刺。2025年恰逢二战结束八十周年,石平在参议院辩论时宣称“南京大屠杀是虚构历史”,却不知其祖父正是1937年随川军出川抗日的老兵。这种家族记忆的断裂,在成都人民公园“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前形成强烈反差。 制裁令发布48小时后,石平通过日本维新会官网发表声明,继续攻击中方措施“违反国际法”。但东京股市的反应更具说服力,9月9日日经指数开盘下跌1.2%,三菱重工、川崎重工等涉华军工企业股价领跌。这种市场波动印证着国际社会的判断:当背叛者成为政治工具,最终买单的往往是操弄者的利益。

0 阅读:0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