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方想不通:普京不求中国出手相助,却对中国“史无前例”大方。美西方是真的嫉妒了

烟雨评社 2025-09-09 10:34:52

美西方想不通:普京不求中国出手相助,却对中国“史无前例”大方。美西方是真的嫉妒了,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普京对中国这么慷慨,明明中国好像并没有帮助俄罗斯什么。 9月初,俄罗斯对华信号密集释放:一边是能源合作加码,普京公开表示经由“西伯利亚力量—2”输华天然气将采用“市场化定价”,意味着中国可能获得低于欧洲的气价优势;另一边,俄政府高层在航空发动机等高端制造上频频放话,提出可向中国提供新一代重型发动机与关键机体技术。 这消息一传出,国际社会一片哗然。要知道,俄罗斯的高重型发动机技术,那可是他们的核心王牌之一。 即便如今的俄军整体实力和当年巅峰时期的苏军比有差距,但在这高重型发动机技术领域,俄罗斯在全球那也是顶尖水平,一直以来都对这项技术严格保密,很少对外转让。这次却主动要提供给中国,这怎能不让美西方惊讶又嫉妒。 再往前看,普京在能源合作方面对中国也是诚意满满。普京宣布,俄罗斯给中国的天然气价格将低于给欧洲的价格。 9月2日,俄、中、蒙三国领导人会晤后,披露了 “西伯利亚力量 - 2” 油气运输管道的消息,这条管道从俄罗斯经蒙古延伸至中国,计划建成后每年向中国输送 500 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合作期限长达 30 年。 9月4日,普京再次强调向中国提供的天然气价格不会像西欧地区购买价格那样 “虚高”,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总裁也称对华提供的天然气价格将天然低于对欧。 这一系列举措,让中国能以更实惠的价格获得稳定的天然气供应,保障了能源安全。在能源供应上如此优待中国,这也让美西方心里酸溜溜的。 那普京为什么要对中国如此大方,其实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俄罗斯在国际上面临美西方的全方位制裁和围堵。欧洲部分国家在军事上蠢蠢欲动,像马克龙就宣布 26 国承诺会对乌克兰派兵,地面、空中、海上都会有行动。 美国那边,特朗普也对俄罗斯表现出强硬态度,扬言随时会对俄罗斯动用新的手段。在这种严峻的外部压力下,俄罗斯需要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来突破美西方的封锁。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市场庞大、工业体系完备,而且与俄罗斯接壤,在能源贸易等领域合作空间巨大。 俄罗斯向中国提供天然气等能源,不仅能稳定自身的能源出口收入,还能借助中国市场实现能源出口的多元化,减少对欧洲市场的依赖。 在军事技术合作上,俄罗斯与中国分享高重型发动机等技术,能将双方的利益深度捆绑,构建战略共同体,在美西方长期围堵的背景下,为自身寻找稳定可靠的战略支点。 另一方面,普京也在为俄罗斯的未来长远发展布局。普京已年过七旬,他深知俄罗斯未来的发展走向至关重要。他很清楚,俄罗斯即便在当下的冲突中能够应对美西方的压力,但未来仍会面临来自美西方的诸多制裁、限制。 而向东看,加强与中国的全面合作,是俄罗斯极为明智的选择。通过与中国在能源、军事技术、经贸等多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为俄罗斯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就算未来俄罗斯领导层发生更替,这种基于深度合作建立起来的中俄关系,也能保障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有稳定且强大的外部支持,不至于因领导权的变化而在国际博弈中陷入被动。 而美西方觉得中国好像没帮俄罗斯什么,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在经济合作上,中国长期与俄罗斯保持紧密的贸易往来,是俄罗斯重要的贸易伙伴。在乌克兰冲突初期,俄罗斯西部边境形势紧张,急需重构进出口政策,中国给予了重大帮助,当前中国占俄罗斯外贸比重已达 40%。 在外交方面,2025年8月31日至9月3日,普京来华访问,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活动,中国为普京提供了与多国领导人对话的机会,助力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重拾影响力,缓解因西方制裁而面临的外交孤立局面。 人文交流上,中国自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30天免签政策,促进了两国民众的往来,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谊,推动了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美西方不理解普京对中国的大方,只是他们站在自身狭隘的利益视角和零和博弈思维下的片面认知。 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是基于双方长远战略利益、地缘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的结果,这种合作正重塑着国际格局,也让美西方那些陈旧的思维和霸权行径在新时代的国际关系中愈发显得不合时宜 。 此次俄罗斯向中国供应重型发动机,是中俄合作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也将为两国的共同发展和安全提供更强大的动力。特朗普政府必然会对中俄合作进行各种破坏。但无论如何,中俄两国基于共同利益和战略考量的合作关系已经越来越紧密,未来两国的合作前景依然广阔。

0 阅读:0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