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买美国的大豆,美国媒体居然变成好心人了!主动提示风险,提醒中国,你不能光买巴西的大豆啊,这是有风险的! 中国没再采购美国的大豆,可能跟中美关系紧张有关。特朗普之前在任期间,采取了一些关税措施,还不断增加贸易摩擦,这些动作让双方关系变得僵硬,也影响了大豆等农产品的进口。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了七年,大豆早就被中国列入反制清单,美国大豆进入中国市场要缴纳 23% 的额外关税,价格优势一下子就没了。就拿今年 9 月和 10 月来说,中国预计进口大豆合计超 1200 万吨,可这两个月的订单,全给了南美国家,巴西拿了 800 万吨,阿根廷拿了 400 万吨。 往年,中国采购大豆大多集中在每年 9 月到次年 1 月,这段时间正是美国收割季,可今年,中国 7 月就完成了 9 月和 10 月的全部订单,采购节奏提前了好多。 美国媒体说中国光买巴西大豆有风险,他们的理由是,巴西大豆供应可能受气候影响。确实,巴西农业受气候影响大,偶尔会有干旱或者洪涝灾害影响大豆产量。但中国早就考虑到这些了。中国企业和巴西合作多年,对巴西的气候情况和农业生产周期都知道的很清楚。 而且,中国和巴西在农业合作上越来越紧密,中远海运和巴西桑托斯港的铁路项目 2023 年就启动了,运输周期从 20 多天缩短到 10 - 14 天,运输更方便快捷,能更好应对可能出现的供应波动。中国还在巴西投资港口、仓储等基础设施,从源头保障大豆供应稳定。 中国不只是从巴西进口大豆。阿根廷也是重要的大豆供应国,2024 年中国和阿根廷达成多个农业合作协议,在港口运输和粮食加工方面联系更紧密。 中国还大力推动 “大豆振兴计划”,支持国内大豆种植,东北盐碱地上的大豆试验田取得大突破,黑龙江、吉林等地推广的耐盐碱高产大豆品种,亩产都突破 300 公斤了。 中国还推广低蛋白饲料,减少对高蛋白大豆的依赖,新希望、正大集团这些饲料企业都在积极推广 “无豆粕配方”,用酶解技术释放玉米蛋白价值。这么多举措,就是为了降低对单一国家大豆进口的依赖。 反观美国,过去十年农业一直依赖中国市场,也没拓展出其他有实力的大买家。今年美国大豆出口量跌至近 20 年来最低水平,美国中西部是大豆主产区,眼瞅着大豆收割季到了,可中国市场大门紧闭。 美国农民着急,特朗普也着急,因为美国中西部还是共和党的传统票仓,大豆卖不出去,影响农民收入,还可能影响 2026 年中期选举的基本盘。 美国媒体这时候站出来提醒中国买巴西大豆有风险,其实就是想让中国重新买美国大豆。但中国不会被这种 “提醒” 左右。中国在大豆采购上,考虑的是价格、供货稳定性、政治关系等多方面因素。 巴西大豆免税进入中国,价格低,供货稳定,中国和巴西政治关系也好,巴西是 “一带一路” 合作伙伴,还是金砖机制成员,双方在多边贸易和基础设施合作上都有实实在在的进展。从各方面看,巴西大豆性价比更高。 中国在全球贸易中,早就学会了未雨绸缪,构建遍布全球的供应网络,在大豆进口上也是如此。不会因为美国媒体的几句 “提醒”,就改变已经成熟的采购策略。美国若想重新赢得中国市场,得拿出实实在在的诚意,而不是靠这种看似好心的 “风险提示”。 从农产品到芯片,再到关税和舆论战,矛盾一个接一个堆积起来,美国这边大豆卖不出去,农场主们都焦头烂额,纷纷向政府求个解决办法,对咱们中国来说,这既算压力,也是一种促使我们自立自强的推动力,真正的考验在于,双方能不能在角逐和对抗之外,找到保持稳定的底线合作。
中国不买美国的大豆,美国媒体居然变成好心人了!主动提示风险,提醒中国,你不能光买
烟雨评社
2025-09-09 10:34: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