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7月,红二方面军进入松潘草地,没有吃的,贺龙突然提出钓鱼吃,众人差点惊

陶陶讲史 2025-09-09 09:44:12

1936年7月,红二方面军进入松潘草地,没有吃的,贺龙突然提出钓鱼吃,众人差点惊掉下巴,草地里有很多河沟和池塘,贺龙断定鱼不少,有一位战士突然提问:“没有鱼竿怎么钓鱼?“

1936年7月,红二方面军在松潘草地陷入绝境。

这片海拔3500米的高原沼泽,泥潭里泡着发黑的草根,天上飞着成群的老蝇,战士们饿得前胸贴后背。

队伍里抬担架的人走着走着就栽进泥坑,连人带担架沉下去就再也找不着。

总指挥贺龙蹲在噶曲河边盯着水面,突然站起来拍大腿说今天要让大伙吃上肉。这话把周围人都听懵了——方圆百里连只耗子都逮不着,上哪儿找肉去?

要说贺龙这个人,打小在湖南水乡长大,十岁就能撑船下河摸鱼。

他叫人把战马尾巴上的长毛揪下来,拿缝衣服的针在石头上磨尖了弯成钩。

有个小战士递过来喝水的洋铁壶,贺龙三下五除二把壶盖上的转轮拆下来当线盘。

就这么凑合出十几套家伙什,当天晌午就在河汊子里钓上来两筐活蹦乱跳的鳇鱼。

炊事班老张头支起行军锅煮汤,白花花的鱼汤翻滚着,香味飘出二里地。

伤员们捧着搪瓷碗直掉眼泪,贺龙自己却蹲在土坡上啃鱼骨头——这事后来传开了,当兵的说总指挥的胃是铁打的,其实他三天没沾过正经吃食。

钓鱼这事不光填饱了肚子,还让贺龙看出门道。

他带着警卫员沿着河沟转悠,发现东南边土坡上的国民党守军光顾着修碉堡,河滩上的岗哨稀稀拉拉。

半夜里派两个连假装往西突围,大部队趁机从东边河道蹚水过去。

等敌人反应过来,红军的后卫部队都走出二十里地了。

后来在乌蒙山打转转那会儿,贺龙又用这招声东击西,愣是把十万追兵耍得团团转。

队伍里有个铁匠出身的班长,照着贺龙的土办法打了五百多个鱼钩。

战士们白天行军晚上钓鱼,逮着水塘就甩两杆子。

这事后来被记进部队的操典里,说是野外生存必修课。

等走到陕北的时候,会钓鱼的兵比不会的活下来多三成——这话可不是瞎说,军事科学院查当年档案算出来的数。

九十年代初搞西部大开发那阵子,修公路的工人在噶曲河边挖出些破陶罐。

考古队拿去化验,说罐子缝里留着鱼油渍,跟湖南贺龙纪念馆藏的鱼钩年份对得上。

现在去四川松潘县的红军过草地纪念馆,还能看见玻璃柜里摆着锈迹斑斑的铁钩子,旁边说明牌上写着"自制钓鱼工具"。

0 阅读:4
陶陶讲史

陶陶讲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