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被杀,到底冤不冤? 华佗与曹操是同乡,都是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佳霖谈历史 2025-09-09 00:35:10

华佗被杀,到底冤不冤? 华佗与曹操是同乡,都是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据《三国志·方技传》记载,华佗年轻时曾两次被举为孝廉,具备入仕资格。 但或许是热衷于钻研医术,也可能是嫌职位太低。华佗两次谢绝入朝为官的邀请。 建安年间,华佗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声誉颇著,与张仲景、董奉合称为“建安三神医”。 后来,曹操被头风病所困,请华佗帮忙诊治。结果华佗因为遭到曹操怀疑,被下狱拷问致死。 关于华佗之死,《三国演义》为了戏剧张力,说是华佗要给曹操做开颅手术,曹操大怒,说:“岂有此理,你是想杀了我吧!” 华佗解释道:“大王可曾听说我帮关公刮骨疗毒?今大王小可之疾,何多疑焉?” 这不解释还好,解释了曹操更恼火,以为华佗要替关羽报仇,一怒之下就给人宰了。 由于演义影响力太大,时至今日,这场“医患纠纷”的悲剧都深入人心。 但小说终究是小说,按照正史记载,华佗死于曹冲之前,推测是建安十三年(208年)。而关羽死于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220年1月)。除非华佗死而复生,否则不可能为关羽刮骨疗伤。 并且,历史上的华佗也没提过为曹操做开颅手术。 当时,华佗看了曹操的病况后,给出的治疗方式是针灸,也确实有效果。 但由于无法根治头痛,华佗便对曹操说:“这个病想要彻底痊愈不可能,我顶多让你多活几年,你得做好长期治疗的打算。” 曹操听后,觉得长期治疗就长期治疗吧,好死不如赖活着。就这样,华佗成了曹操的专属医生。 过了一段时间,华佗对曹操说:“我家里有事,得回去一趟。” 对于这个请求,曹操没多想,当即答应。 然而曹操没想到,华佗竟敢放自己鸽子,一去不回了。 不久,曹操头疼病又犯了,写信问华佗什么时候回来。 华佗以老婆生病为由,多次请假不归。 曹操得知情况,起初没有为难华佗,只说治完病你赶紧回来。 可是曹操头疼,疼的恨不得用脑袋撞墙。而无论曹操那边怎么写信催促,华佗就是不肯上路。 久而久之,曹操坐不住了,命地方官查探情况。如果情况属实,就赏赐给华佗四千升小豆,并延长假期。如果华佗故意欺骗不来,就把他押回来治罪。 结果地方官去华佗家里一看,华佗老婆根本没病。曹操发现自己被耍,怒上心头,将华佗抓回许昌审讯。 经审讯验实,华佗供认服罪。 依汉律,华佗犯了欺君之罪和不从征罪。这都属于“大不敬"之罪,需处以重刑。 荀彧认为华佗医术高明,能解救人命,劝曹操大事化小。 曹操怒气未消,不听荀彧之言。 最终,华佗在狱中被拷问致死。 事后,曹操的头风病医治无门,开始还很嘴硬,说华佗是“养寇自重”,他故意留着我这头风,以凸显自己的重要性,即使我没杀他,我这病也治不好。 直到曹冲病死,曹操才承认后悔杀了华佗。 但曹操的“悔悟”,只是心疼儿子罢了。对华佗这条命,他不可能有“悔悟”。 毕竟曹老板真正尊重华佗,就应该封个清要之职(华佗符合出仕条件)。再不济,也应该把华佗全家接到许昌养着,这样他不仅自己能看病,华佗也能全家团圆。 然而医生在古代被视为“贱业”,不可能享受如此待遇。华佗晚年就时常懊悔弃官行医。 估计正是由于社会地位不高,在曹老板那里没少受羞辱,华佗索性不干了,宁可掉脑袋也要回家。 只是华佗没想到,曹操早年多次被盟友、下属背刺,性格敏感多疑,最忌恨别人忽悠他。 在曹操看来,你老小子敢骗我,该死! 但在华佗看来,自己也没错。 纵观华佗的一生,他既为达官权贵治病,也为斗食小吏,社会下层尽心诊治。医德方面没得说。 在华佗眼中,权臣曹操、一般小吏、庶民百姓,都是病人,没有区别。 况且东汉能被举孝廉的人,要么是边郡士族,要么是地方大族。 华佗认为自己是名士,又一把年纪了,没有义务自降身份去做曹操的医士,一辈子伺候曹操的慢性病。 说白了,这就是一出权力强压自由意志的悲剧。

0 阅读:37
佳霖谈历史

佳霖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