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一位英国的皮货商竟将一座重达150吨的清代古墓,从中国一路盗取

海边观潮客 2025-09-08 21:40:42

1918 年,一位英国的皮货商竟将一座重达 150 吨的清代古墓,从中国一路盗取到了加拿大。墓主正是明末赫赫有名的大将军,从此便长眠他乡,成为了加拿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百年后,一场骗局拉开帷幕。 当时中国正值军阀混战,文物监管几近真空,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为充实馆藏,将目光投向东方,委托了一位在天津经营皮货的英国商人克罗夫茨。克罗夫茨哪懂什么文物保护,眼里只盯着博物馆给的高额佣金。他借着皮货运输的幌子,勾结当地一些见利忘义的盗墓者,直接把古墓拆成碎片。那些雕刻着精美花纹的石碑、墓室构件,被胡乱塞进运皮货的木箱,不少部件在颠簸中磕得粉碎 —— 在这些掠夺者眼里,这不是承载历史的文物,只是能换钱的 “破烂”。 安大略博物馆对此心知肚明,却装模作样给古墓安了个 “东方艺术珍品” 的名头展出。他们从不说这东西是怎么来的,只炫耀自己的 “收藏实力”,把别人的国仇家恨当成自己的荣光。而当时的中国,各路军阀忙着抢地盘,没人顾得上一座古墓的去向,只能眼睁睁看着祖宗的东西被人拉走。 百年后,有人瞅准了国人想追回文物的急切心情,搞出个 “跨国追宝” 的骗局。骗子伪造了博物馆的授权文件,声称花点钱就能把古墓 “赎” 回来,不少爱国人士信以为真,掏了不少冤枉钱。这骗局戳破后,更让人窝火 —— 不是追不回文物的无奈,是连这份 “想追回” 的心情都被人利用,而始作俑者安大略博物馆,至今还把那座盗来的古墓当镇馆之宝,连句道歉都没有。 说到底,这事儿从头到尾都是掠夺者的傲慢和受害者的无奈。博物馆装聋作哑不提来路,骗子钻空子发不义之财,最该回家的古墓还在异国他乡。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
海边观潮客

海边观潮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