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队记者Alasdair Gold长文专栏《列维的热刺生涯》(一):
一提起丹尼尔·列维的名字,那些这些年来曾与他打过交道的人往往会露出复杂的反应——有的是无奈的苦笑,有的是皱眉叹气,也有少数人会点头表示认可。
本周,这位63岁的高层人物突然离开了托特纳姆热刺,让俱乐部内部某一层级以下的员工,以及外界人士都大为震惊。这个曾主导热刺现代化改革项目、却也在过去24年对这家北伦敦俱乐部实行高度微观管理的人——连新球场的门把手和各种装饰细节都亲自挑选,如今却离开了。
最终,决定他命运的并不是球场之外所打造的一切,而是球场上的成绩。这位英超在任时间最长的主席,最终还是被俱乐部中唯一比他更有权力的人,刘易斯家族所推动出局。他们希望俱乐部能拥有一个更加现代化、结构更广的管理体系,以匹配热刺如今的体量,由CEO文卡特沙姆领导,并认为这样能更有助于实现体育上的成功。
过去几个赛季中,一部分球迷不断高喊“列维下课”,而现在这不再只是看台上的口号,而成了现实。
在外界看来,列维在热刺末期的形象渐渐变成了一种刻板印象——一个笨拙的谈判狂人,似乎更沉迷于谈判本身带来的刺激感,而不是新签下的球员在场上究竟能带来什么。有些俱乐部的主席或CEO乐于接受与他较量的挑战,而有些人则表示不愿再和他打第二次交道。
然而,那些真正与他共事过的人则描绘出了一个更全面的形象:一个努力在家庭与事业之间取得几乎不可能平衡的董事长。他工作时间极不规律,经常在深夜发出消息,令身边的同事一大早醒来就看到信息。
《伦敦足球》采访到的一些知情人士——多数人因本周的事件选择匿名——确认了部分媒体对列维性格的描述,同时也反驳了一些外界的看法。
一位曾在热刺与列维共事多年的人表示,列维在群体场合确实显得有些拘谨,但在一对一的交流中却非常投入。
他们坦言,为他工作并不轻松,因为列维是一个极具野心的人。多数人都提到一个共同点:即使你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任务,他仍然会要求你“再多给一点”。其他俱乐部的一些人也表示,在球员谈判中他同样会不断追求更高的标准。
另一位曾在北伦敦与列维共事一段时间的人则简短地表示:“他确实有很多缺点,但他是一位出色的主席。要接替他的位置并不容易。”
一些长期参与转会事务的人则肯定了列维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他完成交易的决心;但也有人指出,他对细节的过分关注经常导致谈判拖延,甚至功亏一篑。还有人提到,列维似乎总坚信,能够加入热刺本身就应该成为吸引球员和教练的主要因素。
例如,在荷兰,有人表示2023年热刺想引进斯洛特的谈判中,过于相信这位荷兰教练想加盟英超的意愿。据说当时给出的待遇和他在费耶诺德的薪资相差无几,最终谈判未能达成。斯洛特随后在翌年夏天去了利物浦,并带领球队赢得了英超冠军。
围绕热刺谈判方式的一个长期批评是:他们愿意支付转会费,但却不愿意提供与顶级俱乐部相当的薪资待遇,导致他们能引进的目标球员范围进一步缩小。过去也有一些球员转投英超中下游球队后,反而拿到了更高的薪水。
这种严格的薪资结构一方面让热刺在财务上保持了稳定,但也成为制约球队发展的因素之一,这一点在球迷中逐渐与列维的执政风格划上了等号。
曾担任热刺球迷信托组织主席、现任俱乐部球迷顾问委员会代表的瑞秋·马丁就参与过多次与列维的会面。
“丹尼尔·列维展现出了一个非常精明的商业头脑,彻底改变了热刺的财务状况,”她在接受《伦敦足球》采访时表示,“他是个真正的热刺球迷,很明显,奖杯的缺失对他而言意味着‘未竟之业’。”
“我们曾努力让他理解球迷的感受和立场。我们需要场上的成功,需要更多的勇气和雄心,也需要被视为俱乐部的生命线。我不确定他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