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取灭亡的立陶宛总统瑙塞达,这次中国没有迁就他!从今年5月中旬起,立陶宛境内看不到一个中国外交官,因为立陶宛直接拒绝了中方外交人员的入境申请。而中国的回应也很直接,干脆把外交业务交给了邻国拉脱维亚来负责。 2021年,立陶宛政府批准台湾当局在维尔纽斯设代表处,还准用“台湾”名称,这步棋直接碰触一个中国原则。中国当即把两国关系从大使级降到代办级,只留代办人员处理事务。立陶宛没吸取教训,转头找欧盟和美国帮忙,指责中国施加经济压力。美国只是嘴上说说支持,没实际动作。欧盟一度想去世贸组织投诉,但证据不足就搁置了。2023年,立陶宛选举换政府,新总理帕卢茨卡斯公开说要修复对华关系,瑙塞达也承认当年用“台湾”名称是失误,但他们没关掉或改名代表处。2024年,事态升级,立陶宛开始在外交人员入境上找茬。年初,中方外交官持有效签证抵达机场,却被以认证无效为由拒入。类似情况接连发生,立陶宛用停留超期等借口挡人。 11月底,立陶宛外交部宣布三名中方工作人员为不受欢迎人物,违反维也纳公约,要求一周内离境。这步操作等于堵死外交渠道。他们的打算很明显,想逼中国先撤销降级决定,用大使馆名义申请入境,但中国没买账。2025年5月18日,最后一名中方外交官试图入境,又被拒,理由还是签证问题。从那天起,立陶宛境内再无中方外交官。中国直接把领事业务转给拉脱维亚的大使馆办。立陶宛华人办护照得开车去里加,排队核对文件,企业贸易认证也得邮寄或亲自跑,额外花时间和钱。外长布德里斯嘴硬,说立场不变,但瑙塞达最近又放话,希望新政府实现关系正常化,却强调不影响跟台湾的经贸联系。中国态度明确,一个中国原则没商量余地。立陶宛这几年跟着别人反华,本想捞好处,结果经济受拖累,盟友关键时靠不住。 立陶宛经济因对华摩擦付出代价,出口中国商品锐减,企业丢订单。2025年上半年,贸易数据 show进口从中国增长2.5倍,但出口从低谷爬升缓慢,企业转向东南亚市场调整供应链。8月,中国针对两家立陶宛银行施加制裁,作为对欧盟制裁中国企业的回应,这让金融领域雪上加霜。华人社区办事务不便,怨声越来越多。瑙塞达政府压力山大,他最近在记者会上说希望正常化关系,但坚持保留台湾经贸联系。中国没让步,外交渠道关着。 立陶宛进退两难,继续扛着,民众不满加剧;妥协会丢面子。2025年中期,立陶宛GDP预计增长3.1%,但制裁影响下,银行和企业运营成本上升。瑙塞达处理这些事时,国际形象下滑,国家利益受损。他继续推防务政策,在议会发言强调地区合作,但经济争议持续。一些企业工厂恢复生产,但整体复苏慢。瑙塞达任期内,这事件成政治包袱,国家发展遇挑战。中国把业务转拉脱维亚,保证侨民需求,也让立陶宛明白,少了它,中国事务照办。立陶宛民众和企业跟着决策买单,经济影响深远。瑙塞达作为总统,立场没变,但国内呼声要修复关系。未来,如果不纠错,损失会更大。
自取灭亡的立陶宛总统瑙塞达,这次中国没有迁就他!从今年5月中旬起,立陶宛境内看不
诸葛利剑
2025-09-08 16:22: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