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原国防部长耿飚的长女,一夜之间被查封了所有资产,她选择出走美国。在离开时她发誓:给我三年时间,只要我没饿死,我就要在美国横着走! 耿莹1939年出生在湖南醴陵,是耿飚的长女。耿飚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后来担任国防部长,家庭环境注重革命传统。她幼年随家人迁徙各地,直到10岁在北京定居。那时生活条件简单,住小平房,吃粗粮,但她性格坚强,从小喜爱绘画和弹奏琵琶,家人觉得她有艺术天分。耿飚对子女教育严格,强调靠自身能力立足。她长大后从事多种工作,勇于尝试。 初中毕业后,她报考地质学校,毕业后在北京地质队工作10年,主要负责寻找矿产。文革后,转到北京制药厂当工人,工资37块钱一个月,干了17年。期间自学医学,考取北京中医学院研究生。学医时拜师学画,培养艺术技能。20世纪80年代,她任职中国画研究院,受身边人影响,去广州、深圳、珠海考察。 1984年至1986年,她在珠海创立湘江实业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公司起步时,她租下厂房,扩展业务渠道。公司逐步壮大,她关注公益,支持山区教育,提供书本和桌椅。看到孩子们使用新用品,她感到欣慰。这些经历让她积累经验,也培养责任感。到1986年前,公司已形成规模,确保产品质量。 1986年,国家推行整顿干部队伍政策,高级干部子女不得经商。她企业成为对象,一夜之间全部资产冻结。多年积累成果消失。她明白,继续留在原地面临困难,不如寻找新出路。于是选择前往美国,携带技能出发。 临行前,在北京机场,亲友劝阻,有人说五十岁了,出去风险大。她不听,对大家说:“给我三年时间,只要我没饿死,我就要在美国横着走!”说完登上飞机。到美国后,她租地下室,起初无稳定工作,在街头设摊售卖手工饰品。晚上绘制中国风格水墨画,融入西方元素。画作吸引注意,一位画廊老板提出合作。从此画进入展览,买家增多。 三年内,她积累资金,1990年在纽约开设画廊。开幕那天,客人多,她身穿黑衣,环视作品,内心成就感。她通过绘画融合中西艺术,实现誓言。她在美国靠摆摊卖珍珠维持生计,后来设计生产首饰,走街串巷推销。察觉美国人对国画兴趣,她在平台售卖,赚第一桶金。作品深受上流社会喜爱,卖到高价。她买下果园,扩大版图。但她心怀国家,不忘回报。 1997年,她返回中国,看到文物损失大,被破坏严重,与李特特、陶斯亮、刘爱琴等商定保护文化遗产。2000年耿飚去世后,她决定为文化传承做事,创建基金会。注册花四年时间,2007年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成立,这是首家海内外募集资金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她担任创会会长。 基金会以发现、研究、保护、传承中华文化遗产为宗旨,业务主管单位为文化部。她奔走各地,组织修复古迹,收集散失文物。在甘肃庆阳,与母亲和旅游局策划,将“庆阳香包”刺绣工艺品在北京双年展推出,促进民族艺术发展。在贵州关岭县,发现完整鱼龙化石,向有关部门汇报,推动地质公园建立。考察云南孟连,援建民族文化博物馆。她努力数不胜数。 基金会初期资金筹集难,她严格筛选捐赠来源,曾拒无理要求老板的两亿元捐款,认为做事要有底线。近年来,她活跃在文化遗产保护一线,参与研究活动,与德国团体交流,寻求国际合作。拍摄电视剧、纪录片,举办活动,利用科技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文字记录、影像动态保存。 她推动“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交流,帮助巴基斯坦等国,情意深重。她常说,文化遗产是文化自信根源,不能丢。基金会联合社会力量,抢救物质和非物质遗产。敦煌壁画风化、皮影戏传承难等问题,她感到焦虑,积极参与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活动。 如今84岁,她身体硬朗,继续投身基金会事务。头发花白,步伐稳健,眼神锐利。她人生从地质队到制药厂,再到经商、绘画、保护文化,体现自强精神。以实际行动,推动文化事业,守护国家根基。她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境保持冷静,积极探寻解决之道。这种态度值得学习。
1986年,原国防部长耿飚的长女,一夜之间被查封了所有资产,她选择出走美国。在离
蕊蕊聊过去
2025-09-08 13:37: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