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飞是真的有点憋屈了,好不容易搞出了歼-35和歼-35A,结果没想到成飞又拿出了歼-20A和歼-20S两款新型隐身战斗机,直接让歼-35和歼-35A成了“牛夫人”。不得不说,咱家隐身战斗机之间的内部竞赛,属实是有点太激烈了。沈霍伊和成洛马果然不是白叫的。 要论中国战机研制的 "双子星",沈飞和成飞的画风截然不同。被军迷戏称 "沈霍伊" 的沈飞,继承了苏式战机的技术根基,从歼 - 11 到歼 - 15,一步步把舶来品改成 "中国心";而有 "成洛马" 之称的成飞,则靠着歼 - 10、歼 - 20 系列一路逆袭,硬生生走出了自主创新的康庄大道。 就像川菜和鲁菜各有绝活,这次阅兵式上,歼 - 35 带着舰载机特有的折叠机翼刚亮相,歼 - 20A 就凭黑色涂装和鸭翼设计抢走了大半风头,连串列双座的歼 - 20S 都来凑热度,沈飞心里能不憋屈吗? 但别急着替沈飞喊冤,这两款战机压根就不是一个赛道的选手。歼 - 35 和歼 - 35A 是带着明确任务来的 —— 给福建舰当 "带刀护卫"。 军事专家张学峰说得明白,歼 - 35 的列装标志着中国舰载机正式迈入五代机时代,它那 "干净" 的外形设计让隐身性能在全球五代机中都排得上号。 更关键的是它 "空海孪生、一机多型" 的设计思路,既能在航母上弹射起飞,又能适应空军需求,这种用途广泛在国际市场上可是香饽饽,难怪沈飞专门成立办公室主推出口,目标直指 F-35 的市场份额。 而成飞的歼 - 20 系列走的是 "重型机王者" 路线,台军退役少将栗正杰都不得不承认,换装涡扇 - 15 发动机的歼 - 20A,最快能飞到 2.8 马赫,比美军 F-22 还快出一截,再加上鸭翼布局带来的超机动性,空中格斗简直是 "贴脸输出" 的好手。 更绝的是双座版歼 - 20S,作为全球独一份的双座隐身战机,它后座的武器操作员不光能玩电子战,还能指挥一群无人机当 "敢死队",这种 "1 带 N" 的战术,直接把空战带入了智能时代。 说歼 - 35 不够看?那是没看清它的真正战场。作为福建舰的 "标配",歼 - 35 得能扛住海上高盐高湿环境,还得适应电磁弹射的瞬间过载,这些 "舰载机专属技能" 都是歼 - 20 系列不需要考虑的。 就像海军陆战队和陆军特种兵,虽然都是精锐,但一个要抢滩登陆,一个要深入敌后,没法直接比高低。军事专家王云飞就观察到,歼 - 35 和新型舰载预警机搭配后,航母战斗群的打击范围直接扩大了一圈,这种体系作战能力才是它的真正价值。 不过成飞的 "王炸" 确实够狠,歼 - 20A 不光换了更省油的国产发动机,航电系统更是迭代到 "发现即摧毁" 的境界。试飞员李刚曾吐槽早期歼 - 20 的座舱像 "杂乱的仪表盘",现在却变成了 "智能手机式操作",从发现目标到导弹发射比玩游戏还顺溜。 这种跨越式进步背后,是成飞建立的 3 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 6 个企业级研发中心在撑腰,难怪中航电测宁愿 "蛇吞象" 也要把成飞注入上市公司,这技术含金量想想都吓人。 有意思的是,这场 "内部竞赛" 越激烈,中国空军越受益。成飞靠歼 - 20 系列市值飙升到 1300 亿元,沈飞就另辟蹊径开拓国际市场,FC-31(歼 - 35 出口版)凭着 "无政治附加条件" 的优势,已经在和俄罗斯苏 - 75 抢订单了。 更妙的是这种竞争催生出的技术爆发 —— 沈飞把舰载机的防腐技术用到陆基战机,成飞将无人机协同经验反哺给歼 - 35,就像四川火锅和山东煎饼互相借鉴,最后成全的是中国战机的整体实力。 其实军迷们心里都门儿清,歼 - 35 当 "牛夫人" 恰恰说明中国空军太 "凡尔赛" 了。要知道全球能同时玩转重型和中型隐身战机的国家,掰着手指头都数得过来。 美国 F-35 忙着到处 "捞钱" 却问题不断,俄罗斯苏 - 57 还在为量产头疼,而我们已经能挑三拣四了。沈飞的稳健迭代保证了装备可靠性,成飞的激进突破则不断刷新技术上限,这种 "两条腿走路" 的智慧,才是中国从 "战机进口国" 变身 "出口国" 的底气所在。 所以别再纠结谁是 "牛夫人" 谁是 "小甜甜" 了。当歼 - 35 在福建舰上展开机翼,当歼 - 20S 指挥无人机群掠过天际,它们较劲的不是风头,而是守护家国的底气。就像川菜与鲁菜的比拼,最终成全的是中国空军的满汉全席。这种让军迷 "幸福的烦恼",越多越好!
沈飞是真的有点憋屈了,好不容易搞出了歼-35和歼-35A,结果没想到成飞又拿出了
非常盘点中
2025-09-08 11:20:5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