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部长摊牌了,暗示印度必须退出“金砖”,预测莫迪2个月内必滑跪? 当地时间9月5日,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的一番话彻底点燃了美印之间的火药桶。他在采访中不仅给印度列出了三个必须完成的“任务”,还放出狠话,说莫迪政府最多两个月就会乖乖低头,到美国来“道歉”谈判。 卢特尼克的强硬姿态并非孤立事件。就在不久前,他主导下的美国商务部正与英特尔公司进行一场特殊的“交易”——以《芯片与科学法案》的巨额补贴为筹码,要求这家芯片巨头向美国政府出让部分股权。 这种以国家力量直接索取企业控制权的做法,暴露了美国当前经济民族主义的激进底色。当同样的逻辑被应用到国际关系中,印度自然成了下一个被“开刀”的对象。美国显然认为,印度在贸易开放、能源采购和战略站队上的“不配合”,需要用更严厉的手段来纠正。 而此时的印度,正陷入一种微妙的战略摇摆。莫迪刚刚结束了对中国的访问,这是七年来印度总理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 在与中方领导人的会晤中,莫迪罕见地放软了姿态,不仅亲自在总理府接见中国外长王毅,更公开表示“印中是伙伴”,并同意在多个领域加强合作。这种对华示好的举动,被外界解读为印度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当美国在贸易上步步紧逼时,莫迪转身向东方递出了橄榄枝。 更耐人寻味的是印度在金砖国家框架内的表现。这个由新兴市场国家组成的机制,本应是印度提升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平台。但莫迪政府却频频展现出“特立独行”的姿态:拒绝参与金砖国家联合行动对抗美元霸权,明确反对建立共同货币体系,甚至在峰会上发表与集体立场相左的言论。 这种若即若离的态度,让其他成员国感到困惑,也让美国看到了离间的机会。卢特尼克此刻的强硬表态,很难不让人联想到印度在金砖内部的“不合群”表现。 特朗普政府似乎在玩一场精妙的“胡萝卜加大棒”游戏。一方面,他公开宣称“无需担心美印关系”,强调“我始终是莫迪的朋友”;另一方面,却毫不犹豫地推动对印度商品征收50%的高额关税,惩罚其购买俄罗斯能源。 这种言行不一的策略,让新德里陷入了两难——既要维持与美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又不愿在核心利益上轻易让步。当特朗普连“四方安全对话”这样的多边机制都选择缺席时,美印所谓的“印太战略核心”更像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莫迪政府面临的压力正在从四面八方涌来。美国商务部的最后通牒、国内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在金砖国家中的尴尬处境,以及与中国关系的微妙调整,共同构成了一张复杂的战略棋局。 卢特尼克预测的“两个月期限”,更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心理战,试图用时间压力迫使印度就范。但印度这个拥有悠久文明的大国,真的会如美国所愿“滑跪”吗? 当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即将召开,当中国等国家正积极推动多边合作时,莫迪的选择或许将重新定义21世纪的国际力量格局。这场围绕印度的博弈,远未到终局。
美国部长摊牌了,暗示印度必须退出“金砖”,预测莫迪2个月内必滑跪? 当地时间
士气沉沉
2025-09-08 02:43: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