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奇葩了,原来减持套现也能变得高大上起来! 近日互联网金融明星企业同花顺发布拟减持不超过68.4万股的减持公告,占总股本的0.13%。同花顺可是名副其实的大牛股,股价是两市第八的高价股,为什么减持呢? 理由是“通过适度减持,旨在让渡市场参与机会,释放流动性,激活市场活力”。听起来太感人了,减持为了给投资者更多的机会,不然钱让自己赚了怎么行呢,有钱大家赚吗,有肉大家吃吗,就是不明白,为什么不减持个684万股呢,减持个1.3%,或者更多呢,给投资者更多赚钱的机会呢,反正董事长持股占比36.13%,又不差这一点,恕我没见过世面,头一次听这么奇葩的减持理由,至于马云过去减持个几十亿为了改善生活诸如此类的减持理由真不算什么了。 仔细看看数据挺有意思:董事长在2022年增持了68.4万股,当时成本不过每股73元左右,按目前股价算赚了388%。要我说"让渡机会"这个说辞实在牵强,若真要释放流动性,2023年股价刚过百元时怎么不释放?或者10多时释放呢,偏偏选在股价翻了四倍的历史高位阶段,明摆着是高溢价套现的话术包装。这让我想起那句股市老话——大股东的心思你别猜,他们总能在K线图里找到最肥美的那段。 按游戏规则人家减持也无可厚非,你说套现也罢,减持也罢。谁也拿人家没办法。但这样的减持理由,让人听着总觉得那么别扭。第一次把减持变得这么高大上起来,或许以前就有过,只是我没注意到罢了。 看看这家公司最新财报倒是业绩坚挺,86.9%的毛利率放在科技股里都算拔尖的,11.4亿的现金流也显示经营稳健。但问题就出在这:既然业绩这么好,为什么核心层急着套现?尤其是连续两年的研发投入都在30%高位,现在高位减持,多少会让市场嘀咕——是不是觉得估值透支了未来空间? 说实话,看来本周至少有247家公司发布了减持公告,我内心多少对牛市的信心有所动摇,刘纪鹏说,A股不是没有牛市,刚一有牛市就被大股东的减持给按下去。短暂来看,大股东减持不会对市场造成大的影响,但如果长此以往,真不知道我们还能不能期待牛市呢? 说到市场影响,这事的破坏性在于开创了"市值管理新话术"。以后减持都能扯"让渡流动性",小散是该感激涕零还是哭笑不得?大股东低吸高抛本是常态,但用这种理想化说辞包装,反而可能加剧市场对信披真实性的疑虑。别忘了,上次有公司声称"改善股东结构"减持后,股价可是哐当掉了三成。 不过换个角度看,高管套现可能暗含两层信息:一是对当前估值泡沫化的默认,否则舍不得优质股权;二是真金白银支持过公司,2015年大熊市期间,董事长也没少增持护盘。这种长达十年的持股周期,也算得上是价值投资的另类注解。只是苦了跟风追涨的小散,高位接盘的风险系数激增。 说到底,股东套现本是市场常态,但用正能量话术来合理化操作,反而容易引发负面解读。投资者更应该关注的是,企业近20%的研发投入能否持续转化为产品优势,那86亿现金储备会不会变成并购的子弹,毕竟这些才是支撑长期股价的真家伙。至于某些人的花式操作,就当是市场给我们上的风险教育课吧。
同花顺的实控人好厉害!竟然把减持给说的这么“清新脱俗”其实,我个人是对他的减持竖
【7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