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罗永浩和李想最近的播客,我想重新回到头条。 头条断更了几个月,有点对不住早

芷卉聊科技生活 2025-09-06 14:38:10

听完罗永浩和李想最近的播客,我想重新回到头条。 头条断更了几个月,有点对不住早期关注我的朋友。从 2023 年 2 月开始,在 ChatGPT 发布大概 3 个月的时候,很强烈的感受是,一个新时代要来了。 当一个巨大的趋势出现,我和所有人一样,会兴奋得有点颤抖,然后想:我应该做点什么? 当然是先把自己丢进去,学它,尝试它,还可以告诉(影响)更多的人。因为除了这些,其实也不知道能干啥。 于是就入了头条,起了一个很牛的名字:中国 ChatGPT 社区。😂 可能是这个名字起了作用,也可能是当时每日至少一更,相当及时的跟进 AI 进展,把自己的一些尝试、感受分享出来,吸引了很多朋友关注。 粉丝数多了之后,官方不让用这个名字了。我就在想改个什么名字好呢,想到老爷子凯文·凯利的书《5000 天后的世界》,书中预测:大概13 年后,AI 才会在工作和生活中,广泛的影响大多数人。 我非常认同,虽然ChatGPT 发布后, AI 烈火烹油,感觉新世界很快就来了。但其实,一开始只是小群体的狂欢,对大多数人的生活没啥影响,平时该干嘛还干嘛。虽然没有那么快,但,这个新世界一定会来。 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名字:AI 五千天。我希望可以长期跟进,直到 AI 像水电一样,融入了每个人的工作生活。 后来,持续更新了很长时间,每天一更,有时候更多。转折发生在几个月前,时间变得非常不够用了,每天写点什么,其实要花费的时间不少,特别是用心去写的时候。 因为,我有了几个要做的产品想法,我想把时间都花在做产品上,我当时的想法,产品才是最重要的事。 最近几个月,陆续开发了几个产品,包括法规智能切分系统(AI 识别条款章节和层级,然后按条款切分);新闻监控和写作系统(AI+Agent 识别和抓取更新);公众号和网站智能排版系统(上传 WORD 根据预置模板一键排版);期间还借助 AI 改版了「世界时钟时差」微信小程序。 要是没有 Cursor 和 Claude Code,要在几个月内开发这些产品,一个人是几乎无法完成的,从想法、需求梳理、产品设计到开发上线,每个环节都离不开 AI 。 AI 时代开发产品的姿势是,快速迭代,错了就改。憋大招式的产品开发已经不适合了,因为代码的变更变得越来越廉价。 格雷厄姆说过,在把产品推给用户之前,都是在浪费时间。 回到开头,为啥听了老罗和李想的播客,我想回到头条,继续分享一些东西。播客中,两位大佬 4 个小时超长对谈,最后李想说到时间管理,他说很早他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把要做的事列个单子,排好序,然后: 只做前 3 个。 我突然想,我的最重要的前 3 是什么,我觉得头条应该在我的前 3 里,应该舍弃的是,其他一些没这么重要的事。

0 阅读:0
芷卉聊科技生活

芷卉聊科技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