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们这一代家长,有可能是普遍把孩子养得过好、过于精细了,反而出现了问题~
👉这段时间我发现娃越来越频繁问我一个问题:
妈妈,我接下来该干什么?
妈妈,好无聊啊,我接下来要做点什么?
……
2024年牛津词典把 “脑腐”定为年度词汇,提醒年轻人因过度浏览低质量网络内容导致的精神、智力衰退。
我觉得我家孩子虽然没沉迷刷网络,
但一刻也空闲不下来,心理上需要被动等待别人来把她的时间填满,
而没学会自己去思考、安排时间,
这也是某种程度上的脑腐😅。
这不能怪孩子,有可能是我把孩子时间安排得太周到、太密集了,
让她反而丧失了自我支配能力。
.
意识到这个问题,我开始刻意改变:
一是减少对她时间的安排,故意给她更多自由时间,学会与时间相处。
-“宝贝,你学画画老师会教你留白,人生也需要留白,留给大脑思考和放空的时间;”
-“你的24小时,不需要被别人来填满,被别人推着走,而是应该你自己做主,自己来安排;”
娃似懂非懂,但开始努力思考,自己每天要做什么,接下来该做什么。
.
二是建立明确的电子产品使用界限
当我放手让孩子自由安排时间后,她不可避免地滑向电子产品:
在儿童手表里小朋友们互相点赞、
每日打卡做任务抽什么SR卡、
朋友玩蛋仔,娃也去试,一玩时间不可收拾…
我赶紧先把她pad设置全部调整一遍,限定了游戏玩耍时间、手表使用界限。
然后引导她思考,帮她一起列下每天的to do list,
包括必打卡的学习内容、外出玩耍时间、自由阅读时间、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等,
每做一项就划掉一项,一天下来成就感满满,
也不会觉得无聊,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了。
.
三是周末有时间,就带她去节奏超慢的山里住两天,
不安排太多游玩活动,
就一小片无动力游乐场,大山、草地、树木…
带上几本书,书看累了,
就看白云飘荡、蚂蚁搬饼干渣,
摸一摸石板地上的青苔,
感受风吹过树梢,露珠在清晨的草尖上滴落…
静下来、慢下来,
穿过无聊,
大脑才能开始转动、思考,
整理消化纷繁日常中接收到的庞杂信息。
.
马上开学了,我打算继续如此。
更多点放手,让娃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
不怕无聊,不怕空闲,
就像我们自己小时候那样,
就算是躺着看一片斑驳的墙面,
也能在脑海中想象出它像各种人物、动物形象,
并编织出一段丰富的故事来,
这才是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来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