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写的这段绝对是大漏洞!但不仔细琢磨,还真发现不了!

历史奇话站 2025-08-23 04:26:37

天啊!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写的这段绝对是大漏洞!但不仔细琢磨,还真发现不了! 《三国演义》开篇提到,黄巾军首领张角创立太平道,通过多年发展,人数达到了几十万人。 张角宣扬“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还说“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还让他的徒子徒孙把“甲子”二字写在自家大门上。 这里就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根据史料与学术研究推测,东汉末年的整体识字率不足10%,且多集中于贵族、官僚与士大夫阶层。 张角的徒子徒孙,大多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等底层民众,几乎都是文盲。 张角用两句蹩脚的文言口号宣传,他那些文盲徒子徒孙听的懂吗?哪有像"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这样的白话文口号易懂易记! 再有就是张角让他的徒子徒孙在大门上写字,张角自己是个落第秀才,他就认为他的徒子徒孙也都是文化人一样。他们拿锄头还行,谁会舞文弄墨呀! 罗贯中写书时也犯了糊涂,他自己会写字,所以想当然认为别人也都会写。 读者读《三国演义》,也都被带到了沟里。因为,凡是看书的,都是识字的。所以,思维惯性也让大多数读者认为人人识字是正常现象。 殊不知,张角那些徒子徒孙,号称几十万人,能有5万人识字就不错了!罗贯中把他们当文人看待,还让他们在门上写字,不是大漏洞是什么? 大家觉得这处让文盲写字是《三国演义》的大漏洞吗?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三国# #三国演义# #黄巾之变#

能把张角说成落第秀才,你这历史也是七窍通了六窍,那是一窍不通啊。秀才在东汉叫茂才,是通过察举推荐的,不用考,更不存在落第一说。这是把三国和太平天国混一起了?

古人最佩服的就是读书人,一人读文解字一群人信之任之。且古人最重诚信,现代人远不能相较的,所以文中观点难占住脚

0 阅读:4267

评论列表

圝圣言圝

圝圣言圝

61
2025-08-23 06:24

不识字不影响别人念给他们听。官府发告示的时候,不也有人宣读吗?

张帅明 遥远 回复 09-02 11:07
看来只有你是过了脑子的,知道唐以前印刷不成熟。但是,相对于国家政令传达,朝廷会在乎这点纸吗?秦汉到唐朝时期,运用榜文跟告示成为官府公布政令、法令经常采用的方式,宋元时期,这种做法已经十分盛行。官吏不识字,有何资格担任?找个鞋匠补一下脑子吧你!

流转之径 回复 张帅明 遥远 09-02 11:16
三国演义张角写的那玩意你叫政令?一千多年后李自成玩的还是顺口溜呢。东汉末年你去写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给鬼看?

Freedom葬骨花都

Freedom葬骨花都

47
2025-08-23 18:25

陈胜吴广还喊帝王将相宁有种乎呢!不识字不妨碍农民听得懂啊!难道那几十号人不知道他们说什么就跟着他们去造反了?

火龙果 回复 08-31 16:24
人家陈胜只是口语化说的,司马迁在编史用自己的才学编成文言文[抠鼻]

用户10xxx46

用户10xxx46

46
2025-08-23 15:33

没有可能这就是古代白话文。

用户10xxx01 回复 08-24 06:45
这才是真相!!!

你好

你好

20
2025-08-23 14:45

这意思文盲家里不能有字?文盲就是一个字都不认识?自己姓甚名谁都不知道?因为不识字所以都是哑巴?

贝里奥

贝里奥

14
2025-08-23 16:01

信徒跟着念经谁去管什么意思,仪式氛围到了就会跟你上了

不二

不二

14
2025-08-23 22:39

还落第秀才,科举制是啥时候才有的啊?

适可而止 回复 09-01 12:17
科举制度在隋朝开始的!

适可而止 回复 09-01 12:19
唐朝以前推举制占统治地位

Well

Well

12
2025-09-01 13:16

文盲级配图!从左往右的字,还配个感叹号,感叹你妹啊!

金角大王

金角大王

11
2025-08-23 23:19

有什么漏洞,不识字怎么了,就认识甲乙两个字怎么了,道士画的符有几个人认得?这个💩说念翔对于不识字的人他也信,不识字的人最好鼓动

needlong

needlong

11
2025-08-24 06:23

古代人都这么说话,当然听得懂。比如一千年以后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得更加简便,那时的中国人学习历史时,也会觉得我们说的话非常拗口,太深奥不好理解

用户64xxx07 回复 needlong 08-24 14:00
我说的是后来人回看现在啊,再简化下去也不是不可能,事实上现在已经有趋势了,就我接触到的那些文化比较差的小孩子已经是满嘴烂梗,没法正常说话了[捂脸哭]

needlong 回复 08-24 13:54
时代在发展,任何东西都在变化。千年后的语言文字不可能跟现在一样的。

望穿地球

望穿地球

10
2025-08-24 05:55

你家那地方过年的时候对联都自己写是吧[捂脸哭]

用户64xxx07

用户64xxx07

8
2025-08-24 13:50

三国演义是小说,据说素材来源主要就是元末明初这一段,罗老师再杂糅进去不少历史小故事,所以挑它的漏洞属实是没必要了,本来就是编的[捂脸哭]

暗影中的叹息 回复 09-01 10:15
《三国演义》是史书《三国志》的小说化,从黄巾起义到三国归晋,历史走向没有变,艺术化了三国主要人物的生平,可以说《三国演义》里七成内容可以从史书中找到事件原型,三成是罗贯中虚构

用户64xxx07 回复 暗影中的叹息 09-01 21:38
剧情主线是参考了三国志,也有一些罗老师自己的发挥,但很多细节和人物原型都是来源于他的见闻,比如赤壁那一段就参考了鄱阳湖之战,书中吕布则有不少陈友谅的影子[滑稽笑]

菜叶

菜叶

8
2025-08-23 06:51

↖这家伙没买过对联吧

入围

入围

8
2025-08-23 15:29

甲子就跟一二三一样,就算是文盲我不信连这都不知道

秋浅雨轻寒

秋浅雨轻寒

8
2025-09-01 13:32

不认字不代表不会说话,不代表不会书画一些简单图案

用户15xxx29

用户15xxx29

7
2025-08-23 20:31

你领导写个通知会在乎你能不能看懂吗?

zxyemoren

zxyemoren

6
2025-08-23 09:31

主要是现实原型是古代那些收保护费的会根据各家门前是否有插旗(还根据旗颜色),以前电视有这类故事。。。所以也许没写字,但也要类似区别的

明月清风

明月清风

6
2025-08-29 16:09

还有“发如韭”呢,也不懂?

浴火

浴火

6
2025-09-01 11:09

不会写还不会描

用户10xxx86

用户10xxx86

6
2025-09-01 15:23

文盲也不是一个字不认识啊!

微風中的雨

微風中的雨

6
2025-08-24 08:16

张角起义前,连皇帝身边的太监都策反了,估计是古今头一份吧 小编觉得黄巾军大多数是文盲,可笑。鹿鼎记的韦小宝,不认识字,但是几个字(比如名字)连在一起也是认识的

smart 回复 08-24 09:41
不错,我父亲有一套港版《碧血剑》,全是竖版繁体字,我高一时看的,有好多字不认识,但联系上下文能猜个七七八八。

NEW

NEW

5
2025-09-01 23:22

把大贤良师和黄巢弄混了

术士

术士

4
2025-08-27 23:55

传教发展信徒,关识字什么事?全国信耶稣的老头老太太,不识字的大把。

车库

车库

4
2025-08-24 07:57

没文化的不是张角,是这小编

忙球和蚌口

忙球和蚌口

3
2025-08-24 02:26

太逗了,什么人都可以发段子。古代代写的先生多的是

清风笑

清风笑

3
2025-08-23 23:57

这不就是个杠精吗?

gsyqw

gsyqw

3
2025-08-24 00:54

不会写字还不会画画吗

名字

名字

3
2025-08-24 04:05

不识字还不会画了?

机械脑

机械脑

3
2025-09-01 13:10

小编自己没文化就不要出来丢脸了。

言寺雨田

言寺雨田

3
2025-08-24 16:48

自以为是啊!你以为张角的信徒都是底层都是文盲啊!张角的信徒甚至在皇宫里都有,不然你以为张角能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十几万的规模的起义,筹划了那么久都没暴露,要不是唐周举报,夸张点说可能打到皇城了皇帝才知道起义了。而且黄巾起义是是全国性的,在一个月内全部举事并席卷全国,你还以为那字是给文盲看的吗?

能吃能睡

能吃能睡

3
2025-09-01 16:07

真正愚民是明清,尤其是清朝!古代文盲是多,但没明清离谱!宋朝的市民基本都识字,俗体字,也就是简化字!

用户17xxx92

用户17xxx92

2
2025-08-23 22:34

简体字?

老李

老李

2
2025-08-23 23:12

那会儿,有秀才一说?

用户10xxx21 回复 08-24 06:28
战国时期就有了

肖白浪 回复 08-27 16:24
《桓灵时童谣》,经晋代葛洪收录入《抱朴子》,其中有:“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心浪

心浪

2
2025-08-24 10:19

中国道教成体系化传承,还是张家三兄弟开始的……

心浪 回复 肖白浪 08-27 17:32
道教的形成是个不断补充和融入的过程,此前道家是思想学说,葛洪是奠定道教理论基础的奠基人之一,比起佛教来说,道教的典籍著作太少了,此后各个时期开始奉老子为教主,张道陵和张家哥几个开始在底层百姓中发展教众形成势力,把鬼神、祭祀、占卜等融进来,形成严密思想体系和组织制度,算是成熟宗教形态的开始

肖白浪 回复 08-27 16:52
不是,现代一般认为,现在道教的体系初步成形于东晋葛洪!在这之前,道教各派虽然同源,但确实不是一系的,有类于印度教与佛教的关系!

王雨

王雨

2
2025-08-29 16:54

清朝识字率10%,明朝以前可能90%

用户10xxx22 回复 09-01 20:08
别扯淡了

又见飞刀

又见飞刀

2
2025-08-30 13:13

这就是白话好吗

胡子vape

胡子vape

2
2025-09-01 22:13

不识字还听不懂人话?

赵海斌

赵海斌

2
2025-09-01 16:09

纯为编而编

语很鱼

语很鱼

2
2025-09-01 16:24

其实,写小说的都是落魄文人。骗骗文盲还可以,遇到真正的读书为官的,立马就跪了。

用户10xxx76

用户10xxx76

2
2025-08-25 17:49

小白发的贴,张角造反支持的主力是地主、世家、那些读书人,靠穷人粮草兵器哪来

萌新球罩

萌新球罩

2
2025-08-27 01:39

有没有可能张角是给他们画的符。问啥符?然后就叭叭一顿输出。让贴在门口。嗯?就你一个大聪明?

lgvxmiy八十万禁军教头林黛玉

lgvxmiy八十万禁军教头林黛玉

2
2025-08-30 09:48

那时能读书至少寒门以上,张角10万有一千读书人都夸张了[捂脸哭]

用户14xxx13

用户14xxx13

2
2025-09-01 19:27

关羽一个贩枣的,张飞一个杀猪的都认识字。

菜叶

菜叶

1
2025-08-24 10:18

找几个人上纸 加墨 整理 先生专心写两子 一天少说5000份

爱恨随意

爱恨随意

1
2025-08-24 08:23

农村有几个会写对联的,过年时那家没贴

叼大全

叼大全

1
2025-08-24 05:31

看我眼色行事

禅迏城的书虫子

禅迏城的书虫子

1
2025-08-24 08:42

中国现在年薪千万的多吗?但也不影响小仙女们相亲时”男友必须年薪千万”的基本要求

用户14xxx64

用户14xxx64

1
2025-08-24 10:37

秀才喜欢造反,如黄巢洪神棍等

飞翔的鹏

飞翔的鹏

1
2025-08-30 14:01

八阵图,借东风,禳命之术都出来了,这又算什么

毕业的驴

毕业的驴

1
2025-09-02 00:10

东汉以举孝廉为主。。。科举什么时候开始的?东汉有吗?落第秀才?

萤火

萤火

1
2025-09-02 03:15

我很同情你们

归墟

归墟

1
2025-09-01 20:25

画不会看吗

蔡前进

蔡前进

1
2025-09-01 22:59

汉朝叫 举孝廉

飞锅

飞锅

1
2025-09-01 19:03

汉朝选拔官员用的察举制,有落第秀才这个说法?

油腻男

油腻男

1
2025-09-01 23:15

落第指的科举吧,如果中学的历史课本没写错的话,科举制应该起于隋

长空一号

长空一号

1
2025-08-23 14:44

代写几个字有多难

韶华一世

韶华一世

2025-09-02 04:58

说白了还是普通人只是被裹挟的多 基干跟中层都是那些有知识认知却又没有资源出头的乡镇婆罗门,你以为世家跟宗教是两码事啊,这中间的龌龊只怕超出你的相像跟认知

狄衍

狄衍

2025-09-02 20:42

黄巢也不是落第秀才。唐时没有府院乡试,参加科考的人通过地方举荐和进京自举参加考试,唐初分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算等科,秀才含金量最高也最难,考的人太少就废除了,后来成为应考人的通称,所以黄巢本身就是秀才。真正身为读书人考不上秀才造反的只有洪秀全

历史奇话站

历史奇话站

奇话连篇,趣谈历史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