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之路:在等单中感悟生活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总能看到一群风驰电掣的身影,他们是外卖员,我也是其中一员。每一位送餐兄弟,都有着独特的工作体验,而“等单”,无疑是这份工作中一段别样的时光旅程,其中包含着三个截然不同却又紧密相连的阶段。 我虽未在美团和饿了么这样的大平台送餐,但身边有不少伙计在那儿干过,听他们说,这活儿并不好做,订单量随着高峰期和低峰期起伏不定,而等待抢单,便是每天工作的开场。 刚开始等平台派单时,我就像个初入战场的新兵,紧张又无措。紧紧盯着手机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订单提示,那感觉就像是在守护一份珍贵的宝藏,稍有走神,“宝藏”就会被别人抢走。长时间这样全神贯注,精神高度紧张,实在是煎熬。后来,我跟其他老手学了一招,戴上蓝牙耳机,打开平台的同时,在后台播放喜欢的音乐或者有声书。音乐的旋律流淌进耳朵,舒缓了紧绷的神经;书中的故事和知识,也让我在等待的时光里收获满满。这一刻,原本枯燥乏味的等单变得惬意起来,我仿佛在忙碌的工作间隙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角落,既能获取知识,又能放松心情。 在等单的时候,骑手们还会聚在一起聊天,那可真是天南地北,无所不包。有时会讨论国家大事,从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到国内政策的民生影响,每个人都各抒己见,小小的聚会瞬间变成了热闹的“议政厅”;有时又会分享市场听闻,哪家超市打折力度大,哪个商场又开了新的美食店,这些生活中的琐碎信息,在交流中变得生动有趣。当然,聊得最多的还是工作中的那些事儿。哪条线路在什么时间段最畅通,能最快把餐送到客人手中;哪家商家出餐速度慢得让人着急,每次去取餐都要做好长时间等待的准备;还有遇到过哪些态度不好的客人,因为一点小问题就大发雷霆,让人委屈又无奈。我们也会开开玩笑,调侃那些抠脚的大男人,或是聊聊路上看到的穿着时尚、小腿修长的女人,欢声笑语中,等单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好不容易抢到订单,紧接着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等商家的餐。客人在平台下单后,商家后台能收到信息。有些商家配备了出单机,订单一到就能迅速看到并开始制作;可有些商家没有,常常不能及时察觉订单,导致出餐速度慢得离谱。甚至有个别商家,多次出现出餐慢的情况,我们外卖员还得主动提醒他们有新订单。就算商家接到了单,出餐速度也不一定快,这完全取决于商家的生意量。要是生意冷清,那很快就能拿到餐;但要是生意火爆,等上半小时以上是常有的事,更糟糕的是,还可能遇到漏单没做的情况。这边客人在平台上不停地催单,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语气越来越焦急;那边商家却不慌不忙,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做菜,我们外卖员夹在中间,真是左右为难,里外不是人,那种无奈和焦虑,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体会。 等拿到餐,就进入了送餐阶段,原以为能顺利快速地把餐送到客人手上,可意外总是防不胜防。有时候商家出餐慢,或者漏做单,导致我们出发时就已经比预计时间晚了很多;要是再碰上刮风下雨打雷甚至下冰雹这样的恶劣天气,道路变得湿滑难行,视线也受阻,骑行速度不得不减慢;还有些时候,电动车会突然没电,或者爆胎,这些意想不到的状况,都会成为送餐路上的“绊脚石”,导致不能按时送达。所以,我真心希望大家对外卖员能多一些包容和理解,我们也想尽快把美食送到您手中,可有时候真的是有心无力。 在一次次的等单和送餐过程中,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这份工作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生活的酸甜苦辣。等单时的焦急与无聊,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平淡中寻找乐趣,在等待中沉淀自己。每一次成功送达订单,看到客人满意的笑容,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我们就像城市中的“摆渡人”,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连接着商家与顾客,传递着温暖与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