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实际行动吧,中国不会被耶伦的“示好”所蒙骗】托马斯·鲍肯:政治学有句常用的谚语,“有得必有失”,它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在政治事务中,角色扮演者们遭遇对手时,更喜欢权力游戏。因此,如果一方对话和行动都态度强硬,他们应该预料到对方可能会做出何种反应。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美方采取撕破脸的手段遏制中国,北京为避免对西方进行经济报复做出的努力已成为徒劳。而美方将北京的沉默和延迟的惩罚性反应视作软弱。因此,拜登政府肆无忌惮地对中国的施压。
但据新闻报道,华盛顿已经就无法与中国官员直接沟通感到日益沮丧。美国官员认为,如果他们给某人打电话或要求会面,对方必须赶紧回应,这是一种权力的展示。但是如果对方拖延,他们就会转而猜疑。当中国官员没有回应美国官员会面请求的时候,北京了解到了美国政府的紧张,这是一种真正软弱的迹象。
尽管如此,这种策略不应该是长久之计,因为中美两国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产出的40%以上。北京已经同意与美国官员展开更沟通,比如此次耶伦的访华,但如果华盛顿在与北京的关键分歧上不做出让步,中国还是会在出口管制上继续采取措施。
